线上股票配资 华谊兄弟市值蒸发将近9成,当真是成也冯小刚,败也冯小刚吗?

发布日期:2024-09-17 13:52    点击次数:120

华谊兄弟的市值蒸发,冯小刚自然是有一定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客观的说,“成也冯小刚”是对冯小刚的过度赞美,但“败也冯小刚”则是对冯小刚的过度指责。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区分华谊兄弟的市值与华谊兄弟的经营,比如有可能在经营未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市值也有可能给予某些特定的原因(比如电影政策这种宏观利好)而回升。这里不讨论市值,单纯就华谊与冯小刚之间的得失进行讨论(以下均简称为华谊)。

很多人总把华谊和冯小刚挂钩起来,但华谊的辉煌其实并不是主要靠影视,而是依靠股权投资。这里举个经典的案例就好:

在2010年6月的时候,华谊用自有资金1.485亿元投资了游戏公司掌趣科技,而两年后掌趣科技登陆创业板。随后的日子里,华谊先后21次减持掌趣科技,仅仅从二级市场就套现了约24.75亿元。这可是几年就获得10倍投资收益,巴菲特听到了都得竖起大拇指。

这样的股权投资,华谊兄弟还做了不少,其中不少超预期赚钱的项目。在这样的并购势头下,华谊的股价水涨船高,投资者甚至称赞其为“中国迪士尼”

但恰恰华谊兄弟的落寞也是源自于股权并购。在尝到甜头后,华谊兄弟做了一笔让很多投资者质疑是利益输送的股权并购,偏偏和冯小刚有关。2015年,华谊兄弟以超高溢价(10.5亿元)收购了冯小刚控股的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70%的股权。

要知道,这家公司成立仅仅2个月,资产还是负数的,资产总额仅仅只有1.36万元,而华谊兄弟给的股权估值是15亿元,一次性给冯小刚现金10.35亿元。这笔收购案溢价率超过了10万倍,简直是匪夷所思。

华谊兄弟希望冒险绑定冯小刚,又在舆论之下拿出了一份对赌协议,可惜华谊兄弟却没想到冯小刚的电影已经很难满足消费者的口味了,而电影市场上虎视眈眈的竞争者又多了许多。我们可以看看2015年后,冯小刚在后续三年影视行业的创收表现如何:

2016年,《我不是潘金莲》票房明显不及预期,冯小刚甚至只能靠去参加综艺节目来弥补利润差距。

2017 年,冯小刚倒是成功了,《芳华》口碑、票房双佳,完成了目标。

2018年,精心筹备的《手机2》未能上映。冯小刚补了6800万元的现金给华谊。

其实,从《一九四二》到《我不是潘金莲》,这些电影的失败基本可以预示着冯小刚的电影已经和主流电影消费需求渐行渐远了。更何况,崔永元的强大号召力加上对冯小刚、范冰冰“阴阳合同”的质疑,也让资本市场对华谊的疑虑越来越多,最终导致了市值的持续下挫。

不仅如此,除了冯小刚之外,华谊兄弟的高额并购还有诸如以7.56亿元收购了浙江东阳浩瀚影视(溢价超过100倍)、2.52亿元收购浙江常升影视(溢价超过30倍)等。

这样的天价收购本就冒着很大的风险,加上这些影视公司的艺人(比如郑恺、张国立、冯绍峰、杨颖等人)也有过气的可能,可谓是风险叠加。

当然了,华谊的战略失误还有商誉暴雷、频繁减持、特色小镇建设不及预期、入局游戏行业失败、投资电影预判不当等问题。

因此,客观的说,华谊兄弟的失败几乎可以说已成定局,就算可能因为某部或某几部电影大火而再次市值上行,但若不能完全解决上述问题,那么不过是一场又一场的回光返照罢了。



 




Powered by 股票配资实盘_股票杠杆平台_线上炒股配资平台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