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邓新华股票正规配资公司
12月20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宣布,阿里巴巴集团CEO、淘天集团董事长吴泳铭兼任淘天集团CEO,被顶替的戴珊去协助筹建阿里巴巴集团资产管理公司。
就在三个月前,阿里还换掉了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CEO张勇。
阿里这次换人,不是简单的换人,而是阿里应对严重危机的一部分。
1 继刘强东之后,马云也感到危险了
吴泳铭、戴珊都是阿里创始的“十八罗汉”成员。两人都是工科毕业,不同的是,吴泳铭在阿里初创时,是搞技术的,而戴珊是搞客服和销售的。
有很长一段时间,吴泳铭不在阿里的权力中心,直到这次回归。
从蔡崇信致阿里全员的信来看,此次吴泳铭被赋予重任,主要体现了阿里的三点意图:围绕主业坚决取舍、管理团队年轻化、以技术创新引领淘天的变革。
可见,吴泳铭的任命,是阿里大换血的开始。阿里,真的很急了。
阿里是被谁逼的?和直播带货,尤其是拼多多。
去年年底,的刘强东回归一线管理,也是因为来自拼多多的压力。可是一年过去了,今年第三季度,拼多多单季营收688.4亿元,同比增长93.9%,而京东零售收入2120.6亿元,同比仅微增0.1%。淘宝、天猫好一点,但营收也只有976.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
更为引发舆论关注的是,前不久,拼多多市值超过阿里!截至12月21日美股收盘,拼多多市值仍然是超过阿里的。
在拼多多市值超过阿里之前,马云曾在内部回复中说:“所有伟大的公司都诞生在冬天里⋯⋯要祝贺拼多多过去几年的决策、执行和努力……我更坚信阿里会变,阿里会改。”
刘强东则在内部说:“出现这么多问题,当然都是我管理不善,我非常自责。但是无论如何,我不会躺平,也希望兄弟们绝不躺平。”
在旁观者看来,京东也好,阿里也好,都有自己的基本盘。虽然拼多多增长迅猛,但京东、阿里也还过得下去,没有那么危险。
但企业家和我们旁观者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企业家是特别敏感的一群人。我们觉得“还好”时,他们可能已经看到被市场淘汰的危机了。我们看个热闹,他们可能已经有窒息感了。
你看以前门户网站火爆时,谁能想到,会有今日头条的崛起?而且还是那种让门户网站没有还手之力的崛起。
同样地,我相信拼多多的黄峥可能也已经在担忧拼多多将来会被谁取代了。
在这种强烈的危机感下,阿里开启了这次大计划。三个月前换掉张勇,应该是对阿里此前多元化路线的否定。这一段时间,阿里也在不停地出售其他领域的投资股份。前一段还有传言说阿里想把饿了么的股份卖给字节跳动。
现在阿里是要让年轻人上,直接在主业上跟拼多多、直播带货拼刺刀了。
吴泳铭1975年出生,还算比较年轻。阿里本次用吴泳铭,年龄应该也是考虑因素之一。接下来,阿里能不能顺利实现换血计划,让年轻的血液充满管理层?
震荡最小的方法是学习华为,用较好的退休待遇换得年龄较大的员工让路放权,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去打拼。
2 马云还能打赢这一仗吗?
美剧《权力的游戏》里,临东城少狼主罗柏骁勇善战,但最后落了句这样的评语:“罗柏赢了所有战斗,但输了这场战争。”
世事难料。马云之前赢了很多场战斗,但这次他力推阿里大力改革,是不是能赢得这场战争呢?这是不确定的。
比如,管理层换上年轻的血液就一定能焕发活力吗?
做大件快运的德邦,其创始人崔维星在德邦上市之初曾经说过,德邦是48岁的崔维星带着平均年龄35岁的高管在战斗,顺丰是48岁的王卫带着平均年龄49岁的高管在战斗,所以他一定能比王卫做得好。结果呢?现在德邦已经被京东收购了,而顺丰依然优秀。
再看技术。阿里换上吴泳铭,决心之一,是用AI改造业务,依靠技术打赢这一仗。但是想想看,拼多多从小不点,几年时间就超过阿里、京东,难道是靠技术吗?
决定企业成败的因素很多,谁都不能提前知道成功的准确路径。假如马云能够提前知道成功的准确路径,他自己先做一个拼多多不就得了,哪还有今天的危机重重?
不确定性是企业家无可回避的风险与机遇。反过来说,如果没有不确定性,市场也就不需要企业家。
阿里之前的多元投资思路,也是危机感下的产物,因为不知道未来怎样,所以就在各个领域投资,希望以此来增厚自己的安全垫。只是,马云那时候没有想到,多元投资还没成功,主业就受到拼多多的巨大威胁了。
企业家的天职就是反复不停地去试错,成功总是试出来的,改革总要好过坐等淘汰。
再看看董明珠,在接受杨澜采访时还说,自己的决策从没有错过,失败是因为执行力不行。
比较起来,马云、刘强东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对于阿里来讲,如果能够建立起灵活适应市场、鼓励内部企业家成长的体制,还是很有重新焕发活力的希望的。
希望马云老狼主能打赢活力之仗吧。
对于老百姓来说,企业家在市场上激烈竞争,是给消费者增加福利。对于中国宏观经济来说,也需要企业家激烈拼杀。
例如,拼多多的海外业务发展十分迅猛。拼多多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 TEMU ,在全球 47 个国家上线,手机应用被下载 2 亿次。TEMU第三季度销售额已突破50亿美元,9月单日 GMV 达8000万美元。
如果电商在海外市场也积极开拓,那是为国内的供应链提供更多出路,对于中国的进出口数据,也会形成巨大的贡献。
互联网经济和房地产,是当下中国最为重要的两大效率发动机,只要这两者复苏,中国经济就肯定能再现活力。
现在回过头看,前几年社会舆论针对阿里等巨头,说什么“一鲸落,万物生”,是多么偏颇。批评者想不到,短短几年之后,拼多多成了更大的巨头,阿里、京东们要为生存而战了。
市场永远起起落落,没有什么“鲸”,有的只是暂时成功的企业。
人们应该尽量包容企业家,让他们能够安心拼搏。